建筑和绘画皆所属艺术范畴,
在岁月的史书里密不可分。
建筑从绘画艺术里生长,突破画布的边界,
结合了空间生成的逻辑,
完成了从绘画语言与建筑语言的转译。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
创造出一个交织的美学世界。
有了中国绘画的元素,我的建筑才能更具有灵性,
让我觉得它是活的,有生命的。
——贝聿铭
不把传统视为包袱,而是更为轻巧地解构、重组,将之转化为新的语言,再生并回归于当下,让人们获得全新的文化归属感。
以“宋”为锚点,将宋画中的园林揉入空间骨架和动线之中,不囿于符号,提取元素通过现代材料的转译,取意而不求形。
△温州现存宋式木柱础
从美学的维度,时间并不是线性的,它应该是⼀种重叠和重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只要山水依然在,
那么诗意就会一直延绵,浸润于中国人身心的山水寄情,正如穿透千年的云层照入今夜的月色,悠远而永恒。
漫⻓的历史和⽂化作为肌底,是磨灭不去的灵魂印记,我们渴望寻找与记忆相关的事物;⽽今日都会之共同景象,探索和包容的未来取向,我们渴望新鲜的冲击和兴奋点。
因而在这个接待会所项目中,设计与其说是定义某种⻛格的名词,或者⽤于营造某种意境的描述——形容词,我们更愿意将这个它定位为“介词”。
从⼴泛的维度来说,它不仅承载着⽂化记忆与当下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东⻄⽅之间互相解构的考量,由空间去⽣⻓、
理解和构建新的存在;⽽当镜头转向内部,设计所指向的“介词”则是场地内外部的关联、空间功能与主体⾏为之间的引导、经由构成与色彩及材质形成的有序层次。
接待厅横向展开,地面延续了建筑的语言,作为一种对照和延续;立面则构建了秩序,是文化的简写和提示。两侧在凿出的开口中,嵌入青绿色的玉石接待台,形成对景。
△《秋水回波》南宋 马远
艺术家李丹妮的《丘》矗⽴其中,青铜自有时间的肌理,这种并不“完美”的质感,神合于园林中山石的拙朴廉棱,
绢丝绘顶的《秋水回波》框定于上方,经由内置灯光的穿透,形成传统“天井”的意象。底部黑色大理石,强烈的反光形成倒映,是“水”的意象,以此形成微观的山水。
青铜如山,石如水,它隔开了数丈之外的“园林”,需要你绕行,在方正的空间中,也创造了“游园”的路径。
⽽空间之中散布的灯与花艺,则构成了整个空间“园林”中引导视线流转的标记,也在游转的过程中,将项⽬所欲传达的意境缓慢渗透。
△十八学士图_南宋 刘松年
设计师⽤游园的语法完成了空间的叙事,园林被抽象成为空间的骨架,不同尺度的空间错落于庭院之中,
空间的动线也经由庭院而展开,游⾛其中,随着空间的转换,⼈在其中若隐若现,互相观望,仿佛⼭⽔画中近远、深远、⾼远的意境。
视觉之上,空间的灵魂、场所的氛围才是设计的关键所在,在本案中,设计师舍弃了过度表现的形式,
以直觉性的线条架构空间,摒弃矫造与夸张的装饰,回归温润、⾃然质朴的材质。从宋瓷中提取了一种介于青绿和天蓝的颜色,命名为“霁”。
霁,是雨后初晴,远处的天色渐亮,隐约还有云未散去,远山是雾,近苔是翠,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色值,而是晕染开的层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虚实明暗,也氤氲出了⽆限的意味。
设计师依据这种关系,组织了空间之中色彩和材质的层次,看似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质朴、古拙的⽊质贴合柔软⽽低饱和的⾯料,
通过“霁”色的不同明度和浓淡彼此呼应,并互相引导,成为空间之中自然生发的力量。
伸出水面的下沉空间,如同水榭画舫,室内外的边界被打破,风声、水流穿梭在空间之中,雅于内心之澹静,人便自然而然被空间所吸引。围合的空间,将高低不同的家具包裹其中。
垂挂的宋制宫灯,宣纸的材质透出朦胧的光影,模糊了虚实——实的如空间、家具、灯影,形成不同的块面,
虚的若音乐、气味、甚至是微妙的温度变化,都成为这个“水榭”的线索,为误入其中的人打开了游园的空间旅程序列。
穿过金属和花艺构成的花厅,抵达隐藏于游园路径的茶室。一侧是通体开放的玻璃,将园林的景观完整地纳入其中,另一侧则是更遥远的“山水”——画,虚实对望,层层递进,构成空间序列。
《园冶》中说“门扇岂异寻常,窗欞遵时各式。掩宜何线,嵌不窥丝。”在游园的路径之中,看向园林的视线被严密地规划,狭长的走道将园景框定。依窗借景,营造一方小小的雅室。
私宴厅因循了可游、可望的空间关系,居中布局的餐桌构成了空间的重心,并由此展开与景观及不同空间的张力。
苍南·江山宸庐是以对“宋”的思考和解构为前提的,⼀次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并线探讨,它是对新与旧的考量,更是对新与旧的⼀种重叠与重构。
平日里希望以这个有趣的题材来尝试将古典园林以当代材料和技法重新转译,探讨设计在时间轴线上形成空间叙事的可能性,
以“介词”这个角色,轻巧但充满敬畏地表现出一个具备“游园感”的当代室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