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
项目位于秦皇岛阿那亚社区的一片海滨槐树林边,是以体验槐树林为主的餐饮会所,是对当代东方建筑空间美学的实践。建筑师通过建筑让人与自然深度对话,以穿插交错于槐树林的体量与环境互动,形成建筑被树林围合的感觉。建筑以模糊空间界面为目的,玻璃幕墙,格栅,石子带,和纸,透光混凝土等材料及长挑檐形成的檐下空间虚化环境与建筑的界限感,让人和树林景观在建筑中达到纯粹的共生性,并且强调空间中人的体验性。
槐树林餐饮会所周边为大片的槐树林,设计师有意将建筑糅合于自然环境中,如来到这片海,这座林的人,恒久隐迹于此。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观”空间当以最本质的形象呈现,而达到美的状态。开放区三面均为玻璃幕墙,270°的环绕式空间最大化地将林间美景揽入。
该项目是对当代东方建筑空间美学的设计实践,是自然与人的交流媒介。
只有东方文化的浸润才能生成如此纯粹的空间,建筑从一侧看似一层,视线转至另一侧则为两层,双坡屋顶简洁错落,两层屋檐,轻巧灵动,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象。
举目向上,屋顶覆于和纸吊顶,光线倾泄而下,和纸肌理柔和细密,将光线含吮其中,室内通透澄澈,明而不亮,光感消隐柔和。细细品读,野趣意味间便可察觉设计师的用心之处。
囲炉裏区以隔板分割就餐区,既保证了使用者隐私,又不影响观景。从地面的草制榻榻米到实木餐桌再到木格栅吊顶,整体统一的木质材料强化了空间的舒适性,自然性,精神纯粹性。
窗前一隅,观春夏秋冬的交替、阴晴雨雪的变化,与空间对话,去依存融入甚至诉说自然,东方意境之感油然而生。
格栅贯穿室内外,玻璃幕墙弱化了室内外的边界感,体量没有过多变化,形式简约,弱化存在感,将东方隐逸精神践行至深。
空间内通体使用的草制榻榻米是集听、触一体的材料,凝神静气,赤脚亲密地接触到榻榻米地面满溢惬意,让日常的行为产生异于日常的体验。
包间内所有字画均出自艺术家许静,灵感来源于日本的寺庙名:浅草、妙心、寂光、清水。许静的书法洒脱有力,张艺谋的《英雄》、陈可辛的《武侠》等影片的片头皆是她的作品。
四个小包间隔墙悬空,独享的内庭院布沙垒石,近乎无装饰的状态还原空间本质,让身入其中的人所看到、所想到的一定是近乎咫尺的槐树林,予以精神空间的共鸣。
餐厅根据功能及私密度分成的三个体块,通过一条通道完成交通流线,三个空间相互独立插入槐树林中,获得最佳视野。恍然之间,分不清是建筑进入林中,还是树林漫进建筑里。
这里更像是一首对槐树林的礼赞,一曲韶韶清音的和弦,静谧而隐逸,万籁俱寂于座中聆听,森海波涛可以极目远眺,枯枝漱雪可以静赏冥思,薄雾落雨可以抚掌凝神。
匀质的空间感加深人的空间记忆,也模糊人的空间记忆。顿有“不知此地是何地,今夕是何年”的时空交错感。包间区含有一个内庭院面向槐树林的一侧使用玻璃幕墙,外加一层斜向木格栅。
庭院以枯山水为景,立面整排木格栅婉约内敛与之相搭,山峦、水纹间如一幅留白的山水画卷,脚步挪动,心境随之变化,缓缓之间仿若与建筑消融。
“外甬道有郊野之趣,内甬道有山麓之趣”,轻踱,穿花踏石,漫沙扶木,途径三次转折,至格栅、檐下空间,层层递进的缓冲设计,陶炼心境之外,也为观赏槐树林的景色做了铺垫。
丛林草木间隙微风簌簌而过,树影斑驳。被阻隔的光线蜿蜒曲折,明亮却也温和。东方的美学中,总有一种朦胧静谧之感,去承载不同的情绪。
座前凝神,树影摇曳中风吹云动,遐思无限,找寻自然属性,与林海和鸣,就是槐树林餐饮会所的精神意象。
手绘图
建筑/室内设计:PLAT ASIA(北京)
主创建筑师:郑东贤
项目建筑师:刘国伟
设计团队:边保阳、沈其扬、杨开琦、吕敏佳、练敬韵、肖东升、刘鑫威
照明设计:北京八番竹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软装设计:VIEW DECO(北京微饰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陈设设计:Nice Things生活美学工作室
面积:901㎡
主要材料:钢、透光混凝土、玻璃、钛锌板、木、砾石、榻榻米、和纸
坐落地点:河北秦皇岛
完成时间:2018年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